行间的准确位置图及功效视频
导读:行间主治肝经风热病证、妇科病以及遗尿、癃闭、五淋等泌尿系病证。具体可以用来治疗中风、癫痫、头痛,也可以用来治疗月经不调、带下、功能性子宫出血,这些病症怎么治疗效果好?点击下方添加张医生告诉你.行间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视频图解行间穴位位置图和功效作用。
【行间的准确位置图及功效视频位位置图】
【图解行间的准确位置图及功效视频位的位置】
行间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功效视频
下面的视频为大家详细解答了行间定位和主治,希望能给有需要的朋友带来帮助!
行间快速定位方法
行间怎么找最简单?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个疑问,下面为大家详细解答。
【位置】在足背,第1、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1趾背动、静脉;正当腓深神经的跖背神经分为趾背神经的分歧处。
【取穴方法】
行间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
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行间在哪条经络上
“行间穴”。“行”,行走、流动、离开也。“间”,二者当中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湿重水气,至本穴后吸热并循肝经向上传输,气血物质遵循其应有的道路而行,故名“行间穴”。
【按摩行间的准确位置图及功效视频位的作用与好处】
行间的功效与作用
行间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详细解答!
行间归属足厥阴肝经,为肝经经气所溜之荥(水)穴。具有清肝泻火、疏肝理气的作用,是治疗肝经实热之主穴、清肝泻肝之要穴,临床以泻法为常用。
本穴首见于《灵枢•本输》。“行”,行走,经过,人之步趋谓之行;“间”,间隙。其穴在第1、2跖趾关节的间隙中,脉气所过之处,故名。
(1)行间是治疗眼疾之常用穴。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其经脉也联系于目系,故眼疾与肝脏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治疗肝火炽盛所致的眼疾是对症用穴,如青光眼、麦粒肿、目赤肿痛、迎风流泪最具特效。《难经•六十八难》言:“荥主身热”,是指荥穴治疗热性疾病,故取行间治疗肝热上攻所致眼疾有特效。《百症赋》言:“观其雀目肝气,晴明、行间而细推。”《卫生宝鉴》言:“行间治膝肿目疾。”这些所用均是历代针灸名家之实践经验,通过临床实际运用,疗效确实。
(2)行间是治疗泌尿、妇科及男科病的要穴。足厥阴肝经从经脉循行及肝脏的生理功能而言,皆与生殖系统有直接的关系,是针灸临床中治疗生殖系统疾病最常用的经脉。足厥阴肝经过阴器,抵小腹;肝能藏血,若肝火炽盛,肝不藏血,而致崩漏下血,或肝经湿热下注,气化不利则现淋证,或湿毒损伤任、带二脉,出现带下量多,小便短赤等现象。行间是本经荥穴,故本穴用于相关热证的治疗。该穴在五行中属火,是本经之子穴,根据“实则泻其子”,所以行间可治疗肝热、肝火之实证。对妇科的痛经、闭经、带下、阴痒、热淋、月经不调均有良好的功效,尤其对热淋、带下疗效最为满意。早在《针灸聚英》中有载一富者前阴臊臭,又因连日饮酒,腹中不和。求先师治之。曰:夫前阴足厥阴之脉络,循阴器,出其挺末。凡臭者,心之所主,散人五方为五臭,入肝为臊,此其一也。当于肝经中泻行间,是治其本;后于心经中泻少冲,乃治其标。”李东垣依据前阴在肝经循行路线上,且“诸气味被心所主”的理论,泻肝经荥穴行间以治其本,泻心经井穴少冲以治其表,故速愈。
(3)行间是肝阳上亢所致疾病的主穴。本穴为足厥阴肝经之荥(火)穴,本经子穴,荥主身热,实则泻其子,故用本穴可清肝泻火,息风潜阳,凡肝火旺盛,阳亢风动,肝胆郁热等所致的肝脏实热病证,皆能治疗,对其所引发的头痛、头晕、高血压、耳鸣、耳聋、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青肓等病疗效颇佳,是临床首选之主穴。
(4)行间其他方面的治疗作用。本穴治疗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对上述疾病有独到的治疗功效,还有其他方面的功效。也常用于胸胁痛、脘腹痛、膝痛、腰痛、足跗肿痛、口眼歪斜、中风、癫痫、失眠、心脏病等,只要辨证属于肝气郁热、经脉阻滞者,本穴均是治疗要穴。
【主治】①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肝经风热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病;③阴中痛,疝气;④遗尿、癃闭、五淋等泌尿系病证;⑤胸胁满痛。
【穴位配伍】
1.配风池、悬颅、颔厌、头维、印堂、太阳、阳陵泉,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肝经风热上扰之偏头痛.
2.配风池、丘墟、阴陵泉、复溜、太溪,针刺泻法,滋阴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3.配睛明、太冲、侠溪、太阳,针刺泻法,清泻肝胆,治疗肝胆火盛之目赤肿痛.
4.配翳风、听会、行间、太溪,针刺泻法,清泻肝胆、宣通耳窍,治疗肝胆火旺之耳鸣、耳聋.
5.配神门、内关、丰隆、中脘、行间,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解郁、化痰开窍,治疗痰气郁结、蒙蔽清窍之癫、狂、痫、厥证.
6.配合谷、丰隆,针刺泻法,息风潜阳、醒脑开窍,治疗肝阳暴涨、阳亢风动清窍闭塞之中风.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刺层次】直刺0.5~0.8寸。
【艾灸疗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指尖掐。按压行间穴5秒钟,压到有酸感后,休息5秒钟再按压,一共20次。
【穴位相关阅读】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