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导读: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一旦牙疼起来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那么有什么好的穴位按摩来缓解牙痛呢?今天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启才教授来教给我们缓解治疗牙齿疼痛的穴位和方法。
胃经分布于上牙齿,大肠经分布于下牙齿。牙齿疼痛有三种类型: 牙痛的类型1:风火牙痛,主要症状:舌头红、舌苔黄、口干舌燥、大量饮水、小便黄、大便干 牙痛的类型2:肾虚牙痛,主要症状:疼痛程度远远没有风火牙痛严重,是隐隐的痛,牙齿还有点发酸痛,不像风火牙痛会出现牙龈红肿,甚至溃烂,肾虚牙痛没有这些。但有牙根松动、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失眠多梦 牙痛的类型3:龋齿,牙实质的损坏。 适合穴位按摩保健的是前两种,特别是风火牙痛,而肾虚牙痛也有效只是疗程长。治疗风火牙痛的穴位》》 第一个穴位:颊车穴,位置:下颌角前上方一寸处,第二个穴位:下关穴,位置:鬓角下,颧弓的下方。上牙齿疼痛:下关穴,上下牙齿疼痛:颊车穴。这两个穴位指压,或用皮肤针敲打都可以,用皮肤针敲打红或让它出点血,下关穴也是这样按揉一两百下,或用皮肤针敲打。
远端穴位治疗风火牙痛 远端穴位1:合谷穴治疗下牙齿疼痛,特效穴,合谷穴的位置在一掌骨二掌骨之间,不是正中间,靠第二掌骨中点近一点;合谷穴的第二种取穴方法:把五指并排,拇指和食指的之间有一块最高点,最高点的下凹陷处就是合谷穴,第三种方法张开大拇指和食指,两虎口交叉,其中的一个大拇指向另一只手的第二掌骨中间靠拢。合谷穴主治下牙疼,顺着经脉以指压掐按为主,这时绝对不能用灸法。 远端穴位2:内庭穴治疗上牙齿疼痛,位置在第二个脚指头和第三个脚指头之间的缝端,顺着掐,不能灸。但是皮肤针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用皮肤针的小头对准这个穴位敲,敲出血来。 治疗肾虚牙痛的方法结合上下牙加补肾的穴位 补肾穴位1:太溪穴,在足内踝(高点)与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即: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 补肾穴位2:照海穴,在内踝下面的凹陷中; 补肾穴位3: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当你用力弯曲脚趾时,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就是涌泉穴。 补肾穴位的操作方法:指压掐按和皮肤针叩刺,每个穴位按压两到三分钟,然后皮肤针叩刺法,这几个穴位不能叩出血来,这种情况一般也不主张灸法。 以上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出现牙痛的时候,不能用合谷穴,容易引起流产。
【穴位相关阅读】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穴位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或添加穴位密码QQ群(184221189)交流讨论,直接点击
公众号介绍: 在古代,中医把疼痛作为疾病的代名词,你知道疼痛是怎么产生的吗?经络穴位保健在预防和缓解疾病方面有什么独特的作用呢?利用经络穴位进行养生保健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欢迎关注“ 经络穴位”微信号,与您一起畅谈经络穴位驱病养生的独特魅力!
上一篇:如何给宝宝穴位按摩 治疗常见病(大全) 下一篇:治疗扭伤的穴位保健方法和注意事项
从女性人体穴位高清图可以看出,左侧的红线是任脉穴位,右侧的蓝线是足阳明胃经,本文高……详细>>
专门治疗腰背疼及腰椎间盘突出症
艾灸为什么能治病,现代人都需要艾灸,什么情况下不能灸
每天搓一搓,告别你的“难言之隐”!
向穴位要健康二按一按揉一揉降火去火的穴位
美容美体的十大特效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十大补气穴位
经穴指十四经上的腧穴。十四经指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十二正经 (手太
从女性人体穴位高清图可以看出,左侧的红线是任脉穴位,右侧的蓝线是
今天我们讲便秘的问题,便秘指的是两天以上没有去厕所排便,或者在排
现代生活,脊椎病的患病人群日益扩大,特别是白领一族,十之八九就有肩
《健脾除湿巧度夏-2》主要介绍齿痕舌是什么原因,脾气虚的症状,艾灸
马上就要进入七月大小暑了,在桑拿天里,您有哪些解暑的好方法吗《健
穴位按摩、刮痧、拔罐、艾灸都可以很好地缓解治疗感冒。本文详细
穴位按摩、刮痧、拔罐、艾灸都可以很好地缓解治疗妊娠呕吐。本文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也是阳气上升,这个时候肝火特别旺,各种肝病容易
黄帝内经之十二经络养生视频: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没有时间锻炼身体
头部面部>>
按摩百会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治疗高血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
颈部肩部>>
按摩肩井穴的作用与好处提高性功能、治疗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
胸部腹部>>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尤其是现在,暴饮暴食、不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更容
腰部背部>>
按摩大椎穴的作用与好处:可以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等。大椎穴位的位
臀部腿部>>
女性经常在家按摩三阴交穴位有很多的好处和作用,如你的父母给你存
脚部足底>>
按摩涌泉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治疗高血压、提高性功能、使肾精充足,耳
网站首页 | 手机版 | 养生视频 | 全站搜索 | 版权说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浙ICP备2021030541号-1
经络穴位网 微信公众号:xue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