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宫的准确位置图及功效视频
导读:劳宫主治中风昏迷、中暑等急症以及心痛、烦闷、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证,可以用来治疗口疮、口臭,也可以用来治疗昏迷、中暑、癔病,劳宫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视频图解劳宫穴位位置图和功效作用。
【劳宫的准确位置图及功效视频位位置图】
【图解劳宫的准确位置图及功效视频位的位置】
劳宫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功效视频
下面的视频为大家详细解答了劳宫定位和主治,希望能给有需要的朋友带来帮助!
劳宫怎么找最简单?
劳宫怎么找最简单?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个疑问,下面为大家详细解答。
【位置】横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下是穴。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掌腱膜→桡侧两根指浅、深屈肌腱之间→第2蚓状肌桡侧→第1骨间掌侧肌和第2骨间背侧肌。浅层分布有正中神经的掌支和手掌侧静脉网。深层有指掌侧总动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取穴方法】握拳屈指,中指尖所指掌心处,按压有酸痛感处即是劳宫穴。
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劳即劳动,宫即中央,手司劳动,劳指手,此穴在手的掌部中央,故名劳宫。劳宫。劳,劳作也。宫,宫殿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本穴物质为中冲穴传来的高温干燥之气,行至本穴后,此高温之气传热于脾土使脾土中的水湿亦随之气化,穴内的地部脾土未受其气血之生反而付出其湿,如人之劳作付出一般,故名。
【按摩劳宫的准确位置图及功效视频位的作用与好处】
按摩劳宫的功效和作用
劳宫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详细解答!
劳宫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为心包经脉气所溜之荥穴,在五行中属于火,具有清心开窍、泻火安神、清热利湿的作用,是治疗心神实热证常用主穴,临床多施以泻法。
本穴首见于《灵枢•本输》。“劳”,指劳作、劳动;“宫”,指皇宫、中央。手是人类劳动的主要器官,形劳而不倦,而本穴在手掌中央,故名“劳宫”,別名“五里”“掌中”“鬼窟”“鬼络”。《医宗金鉴》中云:“主治痰火胸痛,小儿疮及鹅掌风等症。”患上鹅掌风的人,手掌和手背都奇痒无比,而且越抓越痒,让人非常难受,按压劳宫穴,有助于止痒。经常点压劳宫穴,还能够控制血压,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1)劳宫是清心经之热要穴。心开窍于舌,劳宫为荥穴,在五行中属火,《难经•六十六难》言“荥主身热”。故用劳宫清心火,这是劳宫穴最主要的作用特点。临床可用于心火上炎所致的口舌生疮、齿龈肿痛、目赤肿痛、吐衄、口臭等,尤其是口舌生疮最具特效。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故心火上炎于舌,使舌之气血壅塞,脉络阻滞,热腐生疮。劳宫乃手厥阴心包经之穴,心包代心用事,故用心包之穴可治疗心之疾。劳宫为荥穴,荥主身热,故可以泻心火。正如《十四经要穴主治歌》所言:“痰火胸痛刺劳宫,小儿口疮针自轻。”
(2)劳宫也是急救常用穴。本穴为回阳九针之一,有开窍醒神的功效,尤其对肝阳上亢引发的中风昏迷最效,因为本穴在五行中属火,火乃木之子,用清心热之时,还能泻肝火,所以用之则有特效,临床可用于癫狂、痫病、中暑等急性病症。
(3)劳宫能治疗神志疾病。《针灸甲乙经》中载曰:“风热善怒,心中喜悲,思慕戯欷,喜笑不休,劳宫主之。”《针灸资生经》中言:“劳宫、大陵,治喜笑不止……”可见本穴治疗神志疾病由来已久,劳宫为心包之荥穴,用之则能清心火而安神,因心火上炎或痰火蒙蔽清窍及本经气郁而上扰神明所致的神志类疾病用之则有良好的功效。如失眠、癔病、喜笑不休等神志疾患。
(4)劳宫能治疗某些皮肤病。本穴为火经之火穴,若因母病及子,可致脾失健运,湿热内蕴,郁于肌肤可见湿疹等皮肤病,中医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所以用之可治疗某些皮肤病,尤其是急性发作性皮肤病,伴有剧烈瘙痒的患者。临床尤善治疗鹅掌风。如《针灸逢源》载曰:“中风悲笑不休,痰火胸痛,衄血,烦渴,口疮,鹅掌风”。
【主治】
(1)口疮,口臭,口渴。
(2)心痛,烦满。
(3)热病,癫狂痫。
(4)呕吐,吐血。
(5)鹅掌风。
【穴位配伍】
劳宫穴配人中、合谷透劳宫治癔病。
劳宫穴配大陵、内关治急性胃炎。
劳宫穴配少泽、三间、太冲治口腔炎。
劳宫穴配八邪治鹅掌风。
劳宫配大陵、内关,治急性胃痛、呕吐。
劳宫配水沟、合谷透劳官,治癔症。
劳宫配水沟、十宣、曲泽、委中,治昏迷、中暑。
劳宫配金津、玉液、内庭,治口疮。
劳宫配曲泽、大陵,有清心泄热的作用,主治鹅掌风。
劳宫配太冲、内庭,有清心疏肝和胃的作用,主治口疮,口臭。
劳宫配人中、涌泉,有开窍泄热,清心安神的作用,主治中暑及中风昏迷。
【古文献摘录】
《甲乙经》:“风热善怒,中心喜悲,思慕嘘唏,善笑不休,劳宫主之。”“衄不止,呕吐血,气逆,噫不止,嗌中痛,食不下,善渴,舌中烂,掌中热,欲呕,劳宫主之。”“口中肿腥臭,劳宫主之。”
《太平圣惠方》:“小儿口有疮蚀龈烂,臭秽气冲人,灸劳宫二穴,各一壮。”
《医宗金鉴》:“主治痰火胸痛,小儿口疮及鹅掌风等证。”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刺层次】直刺0.3~0.5寸。
【艾灸疗法】灸法: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3~ 5分钟。
【穴位相关阅读】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