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中穴
导读:按摩脊中穴的作用与好处 壮阳益气、舒筋活络、治疗腰腿疼痛、风湿痛、黄疸、小儿疳积、癫痫、腹胀等。脊中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脊中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脊中穴位位置图】
【图解脊中穴位的位置】
脊中穴的位置: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采用俯伏坐位。
穴位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十一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脊中穴,经穴名。出《素问.玉机真藏论》。属督脉。别名:神宗穴,脊俞穴。
穴位含义:脊骨中外输的高温高压水液在此急速气化。
(1)脊中穴。脊,穴内气血来自脊骨也。中,与外相对,指穴内。脊中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水液外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为天部阳气。本穴为人体重力场在背部体表的中心位置,穴内气血为脊骨内外输的高温高压水液,水液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为天部阳气,故名脊中。脊俞名意与脊中同,俞同输。
(2)神宗穴。神,与鬼相对,指天部阳气也。宗,祖宗也,气之源头也,水也。神宗名意指穴内的天部阳气为来自脊骨中的高温高压水液所化。理同脊中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阳气。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督脉传于中枢穴和悬枢穴。
功能作用:壮阳益气。
【按摩脊中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治风湿痛、腰腿疼痛、腰脊强痛等。
2、治黄疸、暗疮、红血丝、眼睑浮肿、面黄浮肿、油脂旺盛、嘴周痤疮等。
3、治腹泻、腹胀、小儿疳积、痔疾、脱肛、便血、痢疾等。
4、舒筋活络、调理气血、壮阳益气、治癫痫等
穴位配伍:脊中穴配足三里穴、中脘穴治腹胀胃痛;配上巨虚穴、下巨虚穴治腹泻痢疾;配鸠尾穴、大椎穴、丰隆穴治癫痫;配肾俞穴、太溪穴治腰膝痛;配至阳穴、阳陵泉穴、胆俞穴治黄疸。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按摩手法】可按、点、揉
刺灸法:斜刺0.5~1寸。
治疗腹痛临床观察
以针灸接脊、脊中穴治疗腹痛患者57例(男17例,女40例),其中国家队教练员、运动员48例。治法:取接脊、脊中穴,“以痛为俞”,指压二穴,取疼痛明显之穴针灸,或用双手拇指指尖按压。亦可辨证配穴,随证加减。疗效:针灸1次腹痛消除者32例,占56.14%;显效17例,占29.83%;好转5例,占8.77%。总有效率94.74%。文中还总结了针感、运针法,探讨了病因病机。
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常因运动性腹痛、运动性胃肠道综合征、痛经、胃肠痉挛、细菌性痢疾等疾病发生腹痛,患者比较痛苦,对训练比赛影响较大。在未确诊之前,一般禁止使用止痛药,以防掩盖病情,延误诊断治疗,然而腹痛又影响训练比赛,因而探索不用止痛药,又不影响原疾病诊断的治疗方法就非常重要。在临床实践中,作者发现,针灸接脊(经外奇穴)、脊中穴治疗腹痛具有止痛迅速、疗效确切之长。
临床资料
共统计57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40例;国家队教练员、运动员48例,其他工作者9例;年龄最大47岁,最小3岁;排球项目31人、游泳7人、田径10人;1小时之内诊治者39例、2小时之内诊治者18例;病种有:运动性腹痛20例、运动性胃肠道综合征6例、痛经18例、胃肠痉挛6例、急性胃炎2例、细菌性痢疾2例、胃与十二指肠溃疡2例、慢性阑尾炎1例。
适应症:运动性胃肠道综合征、运动性腹痛、痛经、胃肠痉挛、急慢性胃炎、细菌性痢疾、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等腹部疼痛病症。
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腹部垫一枕头,使胸腰椎联接处向上微凸,便于治疗。
取接脊(T12~L1棘突之间凹陷处,经外奇穴)、脊中穴(T11~T12棘突之间凹陷处),“以痛为俞”,指压二穴选取疼痛明显之穴针灸,或用双手拇指指尖按压。穴位局部及双手手指用0.5%碘伏、75%酒精常规消毒后,取0.5寸针直刺0.3~0.5寸,平补平泻,捻转提插“得气”后继续行针,使针感增强,针感明显者效果较好。多数病例行针过程中(3分钟内)疼痛消除或明显减轻,如若症状改善不明显,可留针10~15分钟,然后再行针(3分钟)。行针时注意力要集中,提插幅度宜小,切记不可大幅度提插、乱捣乱刺。如果没有针灸条件和经验,可用双手拇指指尖重掐二穴,同样可取得良好效果。
一般情况下,取一穴在治疗过程中腹痛即可消除或明显减轻;效果不满意者,可针另外一穴,并可辨证选用辅穴:如痛经配以关元、三阴交;胃肠炎、菌痢配以合谷、天枢;寒邪内积腹痛配以足三里、神阙等,随证加减。
疗效标准
痊愈:针灸1次腹痛消失,继续训练或工作,随访无复发;显效:针灸1次腹痛明显减轻,能坚持训练;好转:腹痛稍有改善,但难以正常训练工作,用配穴治疗后腹痛消除或减轻;无效:腹痛无明显减轻,用配穴后腹痛消除或减轻。
疗效观察
病名 例数 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 好转例数 无效例数
运动性腹痛 20 15 4 0 1; 运动性胃肠道综合征 6 3 3 0 0;痛经 18 8 6 3 1;胃肠痉挛 6 5 1 0 0;急性胃炎 2 0 1 1 0;细菌性痢疾 2 0 0 1 1;胃与十二指肠溃疡 2 1 1 0 0;慢性阑尾炎 1 0 1 0 0
从上表可以看出:针灸1次腹痛消除者32例,占56.14%;显效者17例,占29.83%;好转者5例,占8.77%;无效者3例,占5.26%;总有效率:94.74%。57例均选用了接脊穴,只有23例(占总例数的40.4%)配用了脊中穴。
腹痛之病因病机
“俯以通为用”,俯气不通,运化受阻,湿热蕴积,传导失职,升降失调,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或寒邪内积,寒凝气滞;或情志不遂,肝气不疏,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或肢体过劳,脾失健运,脏腑失养,拘急而痛;或气血逆乱。病因病机虽不同,然不外乎阴阳失调,治之遵循<内经>中“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从阳引阴”的法则。腹为阴,背为阳;任脉为“阴脉之海”,行走于腹中,与督脉前后、阴阳相对应,并且首尾相接,故取“阳脉之海”——督脉之穴,以通调周身阳气,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脊中穴有温阳健脾,宁神镇痉之功;《针灸大成》:脊中穴“主风痫癫邪,黄疸,腹满不能食,五痔便血,温病,积聚,下利,小儿脱肛”;《针灸甲乙经》:“腹满不能食,刺脊中”。接脊穴出自<太平圣惠方>:"小儿痢下赤白,秋末脱肛,每厕腹痛不可忍者,灸第十二椎下节间,名接脊穴”。接脊穴虽属经外奇穴,但也位于督脉循行路线上,针二穴,可以振奋阳气,平衡阴阳,温煦经络,健脾理气和血。气机畅,气血调,俯气通,则“通则不痛”。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躯体感受的疼痛刺激从后根进入脊髓背角,更换神经元后上行,入内侧丘系到丘脑。针刺产生的冲动沿外周神经传导入脊髓背角,上行到延脑同侧楔束核”[1],针刺与疼痛刺激传入通路上都通过脊髓背角,在此,两种信号发生相互作用;而且“躯体感受的疼痛刺激是由较细的神经纤维传导的,针刺的疼痛刺激是由较粗的Ⅱ、Ⅲ类纤维传导的,粗纤维活动可抑制细纤维活动”[2],从而阻止了痛觉的传递;与此同时,“针刺冲动传入脑内,激发了镇痛系统,增加了脑内脑啡呔的释放,达到镇痛作用”[3]。另外,取脊中、接脊二穴效果优于其它穴位,与神经节段性分布有关。腹腔大部分脏器的痛觉由T9—L1节段神经支配。而脊中、接脊穴位分别位于T11~T12、T12~L1棘突之间,而且二穴位分别分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内侧支、第十二肋间神经后支内侧支”[4],神经生理学基础研究也表明:当针刺的神经和支配痛区的神属于同一节段或相邻时,其抑制效果就要强得多。
小结:针刺或指压接脊、脊中二穴治疗腹痛,大多数病例在5分钟内腹痛消除或减轻,具有止痛迅速、疗效确切、简便易行、无副作用而又不影响进一步诊治等优点,非常适宜于运动员,尤其是在重要比赛中使用更能体现出其优越性。
腹痛做为临床急症之一,针治之,实为遵“急则治其标”之法,治标止痛,因而病情缓解后,仍须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以收全功。
【穴位相关阅读】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