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穴
导读:按摩中庭穴的作用与好处 治疗胸腹胀满、呕吐、心痛、小儿吐乳等。中庭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中庭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中庭穴位位置图】
【图解中庭穴位的位置】
【中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5肋间,即胸剑结合部中点处。
【取穴方法】仰卧位,在前正中线上胸骨体与胸剑结合点部可触及一凹陷,平第5肋间。
【快速取穴】仰卧位,先取两乳头连线之中点膻中穴,再向下量1.6寸处,即为本穴(图②)。
【穴位解剖】有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层次解剖】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胸肋辅状韧带、胸剑结合部。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胸廓(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
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中庭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
【名解】中庭穴:中,为天地人三部的中部也。庭,庭院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中部。本穴物质为鸠尾穴传来的湿热水气,散热冷降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气血聚集于庭院之中,故名。
【穴位含义】任脉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中部层次。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任脉传于膻中穴。
【功能作用】聚集任脉气血。
【按摩中庭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胸肋支满、胸腹胀满、噎嗝、呕吐、心痛、梅核气、小儿吐乳。食管炎、食管狭窄、贲门痉挛等。
【作用功效】宽胸理气、疏膈利气、和胃降逆。
【穴位配伍】中庭穴配俞府穴、意舍穴治呕吐。配中府穴,主治噎嗝,停食,食反,胸闷,有宽胸利膈,行气消积作用。配俞府穴、意舍穴,主治呕吐,食不化有降气化食的作用。
【文献记载】《针灸聚英》:主胸胁之满,噎塞,食饮不下,吐食出。小儿吐奶。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灸疗法】直刺中庭穴0.2~0.3寸,向下斜刺;或沿皮刺中庭穴0.3-0.5寸。
【艾灸疗法】艾炷灸中庭穴3-5壮;或艾条灸中庭穴5-10分钟。
【按摩疗法】用拇指或者两掌重叠,放在中庭穴,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揉各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治疗小儿吐乳的方法:婴幼儿吐乳,日久瘦弱。方法是艾条点燃后,一手持艾条,一手食指和中指分开,放在中庭穴两侧,距离中庭穴10cm左右或以食指,中指感觉不烫为好,艾灸5~10分钟。连续2~3天。
【穴位相关阅读】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