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溪的准确位置图及功效视频
导读:解溪主治头痛、眩晕、腹胀便秘以及下肢麻木,足踝无力。我们可以用来治疗足下垂、神经性头痛,也可以用来治疗盲肠炎、踝关节炎。解溪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视频图解解溪穴位位置图和功效作用。
【解溪的准确位置图及功效视频位位置图】
【图解解溪的准确位置图及功效视频位的位置】
解溪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功效视频
下面的视频为大家详细解答了解溪定位和主治,希望能给有需要的朋友带来帮助!
找解溪最笨的方法
解溪怎么找最简单?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个疑问,下面为大家详细解答。
【位置】在踝区,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解剖】在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有胫前动、静脉;浅部当腓浅神经,深层当腓深神经。
【取穴方法】应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伸直下肢的取穴姿势,解溪穴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
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足背两条肌腱之间即是。
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解溪属于什么经络
解溪属于足明阳胃经。解溪。解,散也。溪,地面流行的经水也。解溪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散解,流溢四方。本穴为丰隆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因本穴的通行渠道狭小,地部经水满溢而流散经外,故名解溪。
【按摩解溪的准确位置图及功效视频位的作用与好处】
解溪的神奇功效和作用
解溪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详细解答!
1.解溪穴的功效
解溪穴具有清热化痰、镇静安神、舒经活络的功效。解溪穴为足阳明经之经穴,乃经气旺盛之处,配五行属火,泻之既可清阳明经热,又可泻阳明胃火,故可用于胃肠积热、腑气不通所引起的腹胀、便秘等症。火乃木之子,应五脏之心,故泻之可清肝火、泻心火,以治疗阳明经热或肝火上扰引起的头痛、眩晕及心火炽盛和肝风内动引起的癫狂等神志病变。“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解溪可治疗头面、下肢及踝关节周围病变。
2.解溪穴的作用
刺激解溪穴能清降上攻之胃火,热退毒消,从而起到清利口咽、消肿止痛的作用。解溪穴还可以缓解头痛,解溪穴能清宣阳明经气,可缓解前额或眉棱骨疼痛。现代常用于治疗足下垂、神经性头痛、胃肠炎、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解溪的功能主治
主治:①下肢痿痹、踝关节病、足下垂等下肢、踝关节疾患;②头痛,眩晕;③癫狂;④腹胀,便秘。
穴位配伍:
解溪穴配条口穴、丘墟穴、太白穴,有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膝股肿痛,脚转筋。
解溪穴配血海穴、商丘穴,有和胃降逆的作用,主治腹胀。
解溪穴配昆仑穴、太溪穴,治踝部痛。
解溪穴配商丘穴、血海穴,治腹胀。
解溪穴配商丘穴、丘墟穴、昆仑穴、太溪穴,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踝部痛。
解溪穴配丘墟穴、商丘穴,治踝关节痛。
解溪穴配条口穴、丘墟穴、太白穴,治膝股肿、胻酸转筋。
解溪穴配阳跷穴,治癫疾。
解溪穴配经渠穴、阳池穴、合谷穴、支沟穴、前谷穴、内庭穴、后溪穴、腕骨穴、阳谷穴、厉兑穴、冲阳穴,治热病汗不出。
古文献摘录:
《甲乙经》:“热病汗不出,善噫,腹胀满,胃热谵语,解溪主之。”
《千金要方》:“解溪、阳主癫疾。”
《百症赋》:“惊悸怔忡,取阳交、解溪勿误。”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刺层次】直刺0.5~1寸。
【艾灸疗法】用艾条回旋灸5~10分钟,治疗踝关节周围组织扭伤。
【按摩手法】 用拇指指腹向内用力按压解溪穴,每次1~3分钟,可以强壮内脏器官,健胃益脑。用拇指指腹推按解溪穴2~3分钟,可以改善头痛、癫痫、精神病等。
【穴位相关阅读】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