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明穴
导读:按摩睛明穴的作用与好处能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等。睛明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睛明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睛明穴位位置图】
【图解睛明穴位的位置】
睛明穴的位置: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即: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穴位解剖: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内直肌;有内眦动、静脉和滑车上下动、静脉,深层上方有眼动、静脉本干;布有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眼神经,上方为鼻睫神经。
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睛明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蹻、阳蹻之会。《备急千金要方》作精明。别名:目内眦,泪孔穴,泪空穴,泪腔穴,目眦外。
穴位含义:膀胱经之血由此交于眼睛。
(1)睛明穴:睛,指穴所在部位及穴内气血的主要作用对象为眼睛也。明,光明穴之意。睛明名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经的气血而变得光明穴。本穴为太阳穴膀胱经之第一穴,其气血来源为体内膀胱经的上行气血,乃体内膀胱经吸热上行的气态物所化之液,亦即是血。膀胱经之血由本穴提供于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视,变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2)目内眦:目内眦,乃言本穴所在的部位为目内框也,无它意。
(3)泪孔、泪空、泪腔:泪,泪水也。孔,孔隙也。空、腔,空腔也。穴名之意指本穴外输的膀胱经气血为湿润眼睛液体的重要来源。本穴属于膀胱经,气血特性与上行头面的它经气血相比皆要寒冷,为促成气态物向液态物转化的重要根源,眼睛受之以液而能湿润并转动自如,故名泪孔、泪空、泪腔。
(4)目眦外:目眦,指穴所在的部位为目框内角。外,指本穴气血作用于眼睛之外。目眦外名意指本穴的寒冷之气使眼睛外部的阳气冷降为液。理同泪孔名解。
(5)手足太阳足阳明阴阳跷脉督脉之会:其一,本穴气血为膀胱经经气的冷降之液,性温热,且与太阳穴小肠经气血处于同一层次,故为手足太阳之会。其二,本穴的冷降之液有部分下走足阳明承泣穴,故为足太阳阳明之会。其三,本穴的冷降之液(即血)还不断地气化上走督脉,故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其四,本穴的气血物质中既有地部之液又有天部之气,气血特性同于阴阳跷脉之性,故为阴阳跷脉足太阳之会。
气血特征:穴内气血为温热的天部水气与地部经水(血)。
运行规律:气血的运行分为三支,一是气态物向上行于督脉及膀胱本经,二是地部经水下走足阳明经。
功能作用:降温除浊。
【按摩睛明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目翳,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急性腰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
还有: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等作用。
此穴同样是治疗眼部疾病常用的穴道之一,尤其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士来讲,更应该熟练准确的掌握此穴的取穴方法,只要简单的按摩一两分钟,就可以明显的缓解眼部疲劳,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预防近视的穴道之一,此外,还有攒竹穴、四白穴、太阳穴、承泣穴、鱼腰穴等眼部重要穴道一起配合来做,效果会更佳。
文献记录
《甲乙经》:“手足太阳、足阳明之会。”
《铜人》:“治攀睛,翳膜覆瞳子”
《大成》:“主目远视不明,恶风流泪......小儿疳积,大人气眼冷泪。”
现代报道摘录
功能性遗尿:针刺睛明穴,缓慢刺入0.5—1寸,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
坐骨神经痛:取患侧睛明、听宫,刺后活动患肢,每日1次,3日后改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泪囊炎:单刺睛明穴,缓慢刺入0.5—1寸,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按摩睛明穴位手法:用大拇指和食指指端按、揉、拿、捏此穴,每次按摩2分钟。
按摩睛明穴,每隔两个小时用大拇指和食指以画圈的方式按压此穴位,可令疲劳的双眼立刻得到放松。用于缓解眼部疲劳时,建议每日多按揉几次睛明穴。注意事项:如有血肿、皮损、怀疑骨折的病人都不要按摩。另外,有骨质疏松的病人按摩时不要过力。眼部卫生一定要注意!
疗法原则:寒则泻之或先泻后补,热则补之。
【针刺方法】直刺,将眼球轻轻推向外侧固定,沿目眶边缘缓缓刺入0.3-0.5寸。
刺灸法: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右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l寸。不捻转,不提插(或只轻微地捻转和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睛明穴禁灸。
眼保健操不在挤压“睛明穴”
取消挤按睛明穴理由:“睛明穴”距眼球太近,中小学生双手的卫生很难保证,手上的细菌容易污染眼睛。改为刮上眼眶理由:上眼眶穴位较多,按压可调节眼部气血。下眼眶的穴位不容易刮到,因此取消了刮下眼眶的动作。取消干洗脸理由:考虑到学生手上的细菌有可能进入眼睛和嘴部,所以将“干洗脸”改为“按头部督脉穴”。
【穴位相关阅读】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