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门的准确位置图及功效视频
导读:耳门主治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以及齿痛,颈颔痛,可以用来治疗牙痛、视神经炎,也可以用来治疗下颌关节炎,这些病症怎么治疗效果好?点击下方添加张医生告诉你.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视频图解穴位位置图和功效作用。
【耳门的准确位置图及功效视频位位置图】
【图解耳门的准确位置图及功效视频位的位置】
耳门准确位置图和作用功效视频
下面的视频为大家详细解答了耳门定位和主治,希望能给有需要的朋友带来帮助!
耳门怎么找最简单?
耳门怎么找最简单?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个疑问,下面为大家详细解答。
【位置】在耳区,耳屏上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解剖】有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
【取穴方法】
1、侧坐位时,将按摩工具置于耳屏上方,下颌骨髁突后缘,有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2、侧坐位,微张口,先取听宫,听宫直上0.5寸处的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 耳门穴穴名解析
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耳门是哪个部位图片
耳,指穴位内气血作用的部位为耳;门,指出入的门户。耳门的意思是指三焦经经气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处穴位冷降后,由耳孔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到达本穴后,水湿之气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并循耳孔流入体内,这个穴位就犹如三焦经气血出入耳朵的门户,故而得名。
【按摩耳门的准确位置图及功效视频位的作用与好处】
耳门的作用和功效
耳门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详细解答!
功效主治:耳流脓汁、重听、无所闻、耳鸣。
耳,指穴位内气血作用的部位为耳;门,指出入的门户。“耳门”的意思是指三焦经经气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处穴位冷降后,由耳孔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到达本穴后,水湿之气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并循耳孔流入体内。这个穴位就犹如三焦经气血出入耳朵的门户,所以名“耳门”。
俗话说:“穴当耳前,犹如门户。”此穴位名出自《针灸甲乙经》。《甲乙经》中云:“在耳前起肉,当耳缺者。”作为耳部要穴,这个穴位能够治疗诸多的耳部疾患。据中国古典医书记载,此穴位可以医治耳鸣、耳聋、眩晕、牙痛、口噤、唇吻强、头颔痛、腰痛。现代中医临床还利用这个穴位医治中耳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美尼尔氏症等。如果双耳因意外事故,不断流脓、流水、生疮,或者耳如蝉鸣、吱吱叫、耳鸣、重听、无所听闻等,只要按摩这个穴位,就能够使症状得到缓解。
【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②齿痛,颈颔痛。
【穴位配伍】
1.配风池、翳风、听会、中渚、外关,针刺泻法,疏散少阳风热,洽疗少阳风热耳聋、耳鸣等.
2.配足临泣、大椎、外关、翳风、合谷,针刺泻法,清热解毒,治疗热毒聘耳3.配风池、颊车、液门、侠溪、合谷,针刺泻法,祛风消肿,治疗风毒颈颌肿痛4.配地仓、承浆、颊车、合谷、太冲,针刺泻法,疏风通络,治疗风邪入络之唇吻强.
5.配丝竹空、颊车、手三里、合谷,针刺泻法,祛风泻火,治疗风火龋齿痛.
6.配足三里、太溪、肾俞,针刺补法,培肾固本、疏经通络,治疗肾虚耳鸣、腰痛等.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刺层次】微张口,直刺0.5~1寸。
【艾灸疗法】灸法: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耳门的方法
耳门穴自我取穴按摩法
(1)正坐,举起双手,指尖朝上,手掌心向内,轻轻扶住头,四指放在偏头处;
(2)大拇指的指尖摸到耳珠上缺口前,轻轻张开嘴;
(3)大拇指的指尖垂直揉按凹陷中的穴位,有胀痛的感觉;
(4)左右两穴位,每天早晚各揉按一次,每次按揉1~3分钟,也可以两侧同时按揉。
【穴位相关阅读】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