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不同,施灸有别——阳虚体质艾灸法
导读:中医讲究对症用药,这充分考虑了病因的差异。在发病的因素中,体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这项法则同样适用于艾灸,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艾灸保健,更有利于自身的健康。体质不同,艾灸选穴配穴也有区别。另外,湿热体质和阴虚体质因身体内的水液代谢问题要谨慎艾灸。
什么是阳虚体质
阳气就是人体中的能量或者热量。阳虚就是身体中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以畏寒怕冷、肢体不温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阳虚体质的人应当以温阳驱寒为主。阳气虚损可以导致人体脏器的功能受损,代谢受阻,从而寒湿之邪内生。艾灸可以推动阳气在体内生长、交通,使气血周流顺畅。人体好比一个火炉,应当把湿气祛除,燃料干燥充足,炉内通风良好,生命之火才能旺盛。
●一般艾灸
艾灸神阙穴
神阙穴的位置:神阙穴位于肚脐的正中。
艾灸方法:宜采用温和艾灸。被艾灸者仰卧,艾灸者站于一旁,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艾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艾灸。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2次,每次艾灸5~10分钟,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作用:温经祛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艾灸命门穴
命门穴的位置:命门穴位于腰部,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以肚脐为标准围绕腰部作一个圆圈,与背后正中线的交点就是命门穴。
艾灸方法:此穴艾灸时需两人配合,宜采用温和艾灸。被艾灸者俯卧,艾灸者取坐或站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此穴位,在距皮肤1.5~3厘米处艾灸。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5~10分钟,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作用:滋阴降火,接续督脉气血。
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位置: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4横指宽)处。
艾灸方法:此穴需两人配合艾灸,宜采用回旋艾灸的方法。艾灸时,被艾灸者仰卧,艾灸者站或坐于一旁,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艾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艾灸,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艾灸。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5~10分钟,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作用:培元固本。
●辨证加艾灸
症状:腹中冷痛、大便溏薄。
加艾灸中脘穴
中脘穴的位置: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正上方4寸(6横指宽)处。取穴时,采用仰卧姿态,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即为中脘穴。
艾灸方法:宜采用回旋艾灸。被艾灸者仰卧,艾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艾灸。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2次,每次艾灸5~10分钟。
功效作用:和胃健脾。
加艾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的位置: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约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此穴可以自己艾灸,宜采用温和艾灸的方法。艾灸时,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距皮肤1.5~3厘米。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5~10分钟,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最好在每晚临睡前艾灸。
功效作用:祛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症状:下肢水肿、小便清长。
加艾灸涌泉穴
涌泉穴的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缝纹前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左右足底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艾灸。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5~20分钟,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最好在每晚临睡前艾灸。
功效作用:引火归原,强筋壮骨。
加艾灸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的位置: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在膝盖内侧横纹上方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在该骨的下方和内侧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按压时会感到剧烈的疼痛。
艾灸方法:宜采用温和艾灸。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艾灸,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5~20分钟,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作用:清利温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
阴虚体质谨慎艾灸
阴虚体质是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体内阴液的亏损,容易导致虚火的产生,这时如果单纯泻火,则会耗伤元气变生他病,适得其反。因此,调养阴虚火旺体质应以滋阴为主,体内阴液充足阳气有根,才不会生虚火。
阴虚火旺体质大多不宜艾灸,可选具有补阴活血的穴位按摩或针刺。足太阴脾经上的三阴交和足少阴肾经的太溪是补阴要穴。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汇点,可以滋 补肝、脾、肾阴;太溪则可以滋补肾阴。平时可以用手指或笔杆点按,每次10~15分钟,以酸胀为度,也可循经按摩。
脾气急躁易怒者,除点按三阴交、太溪外,还可搓揉太冲,以泻肝火;肺阴不足导致的颧红、气短、干咳、咽干口渴,可以加太渊、肺俞;肾阴不足导致的眩晕、耳鸣、妇女闭经、失眠、潮热、盗汗可加肾俞、涌泉。穴位的按摩应以酸胀的感觉为宜,务必长久坚持方能收获疗效。
当然,也可请医生以针刺补法刺激这些穴位,效果要比按摩快得多。
【穴位相关阅读】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穴位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或添加穴位密码QQ群(184221189)交流讨论,直接点击
微信扫一扫 经络穴位微信号:xuewei360
上一篇:体质不同,施灸有别——气虚体质艾灸法 下一篇:善用减肥灸,塑造完美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