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关穴的临床应用和作用[针灸疗法]
导读:内关穴的临床应用广泛,如: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绞痛、高血压病、胃痉挛、呃逆、呕吐(胃寒型)、癔病、阴虚火热、胸胁痛、眩晕、胃脘痛(寒邪犯胃)、咽喉痛、胸胁痛、落枕、痛经(气虚血亏型)、治疗上半身疼痛、发生晕车时。
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率突然增至每分钟120次以上,患者自觉心悸、眩晕、头昏眼花等。针刺两侧内关穴,取中等刺激,平补平泻。使针感在经络末端应答,以治原发心疾,使心率得平。
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每分钟心率在40~60次以内,患者自觉头晕、胸闷、心 悸、气短,针刺内关穴可使心率增快,针用平补平泻,刺激不能过强以免反而抑制心率。
心绞痛:
当心绞痛发作时,若身边无药可针刺内关穴。取双侧穴位,用较强刺激同时行针,可使心绞痛很快缓解。
高血压病:
舒张期血压升高的患者,伴有头昏、胀痛、颈强、胸闷痛等症状,而动脉硬化尚不太严重者。针刺内关穴治疗效果很好。用较强刺激可使舒张压下降。
胃痉挛:
发作时胃痛剧烈,针利内关穴同时配用足三里,双侧同时进针,取强刺激.具 有明显的解痉止痛作用。
呃逆、呕吐(胃寒型):
针刺双侧公孙、内关,行捻转泻法,强刺激,并保持针感。以行气降逆,温胃散寒 2.7梅核气:与合谷、少商组合,能明显地开郁化痰,消除梅核气。
癔病:
本病多由情志所伤或精神过度紧张所致,其症状悲伤欲哭、心中烦乱、睡眠不安,重者不言、不食。针刺内关穴强刺激,重者配人中针刺。
阴虚火热:
与合谷、少商、三阴交、太溪组合,可使津液上输咽喉,达到润燥作用 。
胸胁痛:
与太渊、合谷相合,同时配合局部推法,能消除疼痛
眩晕: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眩晕症多因肝旺脾虚,痰湿中阻,气逆犯窍。用内关与天枢、太冲组合,内关理气和胃,降逆化浊为主,天枢醒脾化湿,太冲平肝降逆为辅,三穴相合,一补一收,一化一运,一降一和,配伍精当,故能全收。
胃脘痛(寒邪犯胃):
针双侧公孙、内关,快刺入,强刺激,以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咽喉痛:
与合谷、少商组合有良好效果,尤其对急性患者甚佳。
胸胁痛:
与太渊、合谷相合,同时配合局部推法,能消除疼痛。
落枕:
以内关透外关,两穴相透,交通气血,调补阴阳,故病可愈。
痛经(气虚血亏型):
取 双侧内关用捻转补法.三阴交、素髎均用平补平泻法.三 穴共用可理气养血,活血止痛,升阳固脱。
治疗上半身疼痛:
以指压“外关”和“内关”最有效。
发生晕车时:
可用大拇指掐在内关穴,可缓解症状。
【穴位相关阅读】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穴位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或添加穴位密码QQ群(184221189)交流讨论,直接点击